当婚礼都千篇一律落入俗套之时,新人可以在“武碳江湖”申请举办一场“碳中和婚礼”。不收份子钱,只收亲友们的低碳减排量;婚礼现场取消能耗较大的LED屏,使用可回收的绢花和糖盒,一些无法被抵消的排放,则在碳排放权市场上购买配额,用于抵消,实现碳中和,在领取了结婚证的同时,还收获一份碳中和证书。
碳中和离普通人有多远?对武汉市民李玉(化名)来说,只有1根手指的距离。
每次去便利店自备购物袋,减少5克碳排放;坐一次公交车,再减少150克碳排放;回收1千克垃圾,又能为地球减碳1500克……动动手指,进入微信或支付宝“武碳江湖”小程序,这些减排数据立马就汇总到她的个人碳账户中。
别小看账户里的数字。它们不仅能用于兑换一票难求的武汉马拉松参赛名额,给办碳中和婚礼的新人凑“份子”,甚至还能进入湖北碳市场进行交易,被企业购买用于碳抵消,从而最终转化成真金白银。
“特别有成就感,”李玉自豪地划动屏幕,展示自己的低碳资产和荣誉勋章。
通过丰富的低碳场景,以及碳中和婚礼、碳中和马拉松等新潮有趣的活动,自2023年6月5日上线以来,一年内,“武碳江湖”已吸引了20983名像李玉这样的市民参与,累计减碳34吨——相当于1858 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这是武汉正在推行的一场大型“实验”的缩影。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之一,武汉在推动传统大型能耗企业强制减排之外,尝试激活广大普通公众与中小企业蕴藏的减排潜能——依托腾讯数字碳中和可信计算平台碳BASE提供的技术和能力,搭建城市碳普惠综合体系平台,以数字化的方式,吸引更多市民更轻松地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让中小企业更高效地测碳降碳,让政府部门更科学地宏观控碳。
这场实验的最终目标,是全民参与,像“武碳江湖”这个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将大江大湖的武汉,打造成一个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地方。
1
让碳“显形”
如今,让碳行业老兵刘树备感欣慰的是,谈合作再也不会被当成“诈骗”。
在出任“武碳江湖”运营方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前,早在2016年武汉刚启动探索碳普惠时,刘树就曾跟与公众衣食住行领域的碳排放紧密相关的单位谈过合作,“市民只要坐公交、坐地铁,就给他们发减排量,鼓励他们更多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养成习惯。” 可却被对方当成诈骗,“他们一听‘积分’,就很警惕。”对方顾虑重重。一方面,用积分激励减排的模式,彼时全国都没有先例,对方听不懂。更重要的是,碳排放和减排量看不见摸不着,跟空气一样,怎么能凭空换积分?
而这正是碳领域的一大痛点。
“要谈碳中和,首先就要对碳排放进行真实且科学的监测、计量、计算,”腾讯碳中和实验室主任舒展强调,如果不能把碳的监测、碳的管理、碳的数据变化直观地呈现出来,科学地计算,确保其不可篡改,那可信的碳市场和碳中和就无从谈起。
一些大型企业的常规做法是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一对一地协助盘查内部的碳数据。但碳的计算复杂,且不论存在数据造假的可能,光人工手动填报数十种表格,也只能搜集到某个时刻的静态数据,还很容易出错。这样历时数月、花费不菲的碳盘查,往往将普通公众和中小企业拦在门外。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立足痛点,在走访生态环境相关部委、国内外企业、高校、碳市场参与机构之后,腾讯碳中和实验室团队根据碳计算共性化的核心需求,搭建起碳BASE这一平台,希望能以数字化的方式,提供对碳的科学计算,让碳“显形”:物联网和大数据采集储存实时的碳排放动态数据,区块链的技术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真实可信,AI和云计算则大大提高计算效率,还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碳排放的变化。
作为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到配额发放的枢纽,汇聚了海量碳数据的武汉对数字化渴求强烈。而践行科技向善的腾讯,也希望通过碳BASE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二者一拍即合。
基于腾讯的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碳BASE提供了经过科学论证和政府认可的“碳因子库”、“方法学库”以及“碳知识库”,让碳计算有据可依。例如,在武汉坐一次地铁,或者骑1公里的共享单车到底减了多少碳?碳BASE可以依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方法学和腾讯的区块链技术,第一时间计算出用户在每个场景下的减排量,并做到实时登记,让坐了一次地铁的用户立即得到170g减排量,骑了1公里共享单车的用户获得40g的减排量,即时反馈,即时激励。
在此基础上,碳BASE平台又设计出多种应用层,实现组件化、模块化、SaaS化,实现对不同碳减排场景的管理、用户碳账户的管理以及不同行业碳核查的管理。
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平台提供的交互页面,像搭建积木一样,选择平台上不同的模块与功能,拼搭出个性化的产品。
“武碳江湖”便是这一“拼搭”的产物,它侧重于展现个人低碳减排的不同场景,汇总减排的相关数据。而企业则可以利用碳BASE的企业在线碳核算功能,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内部盘查。武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个人、企业的碳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优化碳排放治理的公共决策。
碳BASE产品负责人张静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数字化工具,让企业的碳盘查和机构的核查变得简单高效。
成效是明显的。2023年4月《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六五”环境日,面向个人的“武碳江湖”小程序就正式上线,前后用时不到两个月。“如果没有腾讯底层产品强大的支撑,时间肯定不够。”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
可持续的碳闭环
在刘树看来,算清了碳减排量,仅仅是这场“实验”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激励公众和中小企业持续参与,让低碳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才是难点。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都先后推出碳普惠的小程序,将减排量换作积分,并予以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让参与者体会到减排的价值。但这一模式存在隐患:激励大多由政府财政资金买单,一旦补贴结束,减碳实践还能持续吗?
其实,在“武碳江湖”之前,武汉也做过不少碳普惠的项目——碳宝包、2019年军运会和2020年冬奥会。但这些最终都成了“阶段性产品”,一旦赛事或活动结束,财政资金撤出,产品下架,各种低碳行为也随着偃旗息鼓。
“我们希望能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4月,《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创建个人碳账户,探索与其他碳普惠平台互联互通的激励机制,实现规则共建、项目互认、信息共享。同时,武汉市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并被寄予厚望——以公司的形式长期持续地运营碳普惠平台,用社会化的方式推进各方合作,将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以前在很多人眼里,低碳有些反人性的意味,不能‘奢靡’,不能享受,”刘树被任命为碳普惠公司董事长后,和同事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低碳“酷”起来。
当抢不到武汉马拉松的参赛资格时,公众可以在“武碳江湖”用减排量兑换13公里体验跑的专属名额。
作为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到配额发放的枢纽,汇聚了海量碳数据的武汉对数字化渴求强烈。而践行科技向善的腾讯,也希望通过碳BASE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二者一拍即合。
基于腾讯的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碳BASE提供了经过科学论证和政府认可的“碳因子库”、“方法学库”以及“碳知识库”,让碳计算有据可依。例如,在武汉坐一次地铁,或者骑1公里的共享单车到底减了多少碳?碳BASE可以依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方法学和腾讯的区块链技术,第一时间计算出用户在每个场景下的减排量,并做到实时登记,让坐了一次地铁的用户立即得到170g减排量,骑了1公里共享单车的用户获得40g的减排量,即时反馈,即时激励。
在此基础上,碳BASE平台又设计出多种应用层,实现组件化、模块化、SaaS化,实现对不同碳减排场景的管理、用户碳账户的管理以及不同行业碳核查的管理。
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平台提供的交互页面,像搭建积木一样,选择平台上不同的模块与功能,拼搭出个性化的产品。
“武碳江湖”便是这一“拼搭”的产物,它侧重于展现个人低碳减排的不同场景,汇总减排的相关数据。而企业则可以利用碳BASE的企业在线碳核算功能,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内部盘查。武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个人、企业的碳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优化碳排放治理的公共决策。
碳BASE产品负责人张静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数字化工具,让企业的碳盘查和机构的核查变得简单高效。
成效是明显的。2023年4月《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六五”环境日,面向个人的“武碳江湖”小程序就正式上线,前后用时不到两个月。“如果没有腾讯底层产品强大的支撑,时间肯定不够。”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
可持续的碳闭环
在刘树看来,算清了碳减排量,仅仅是这场“实验”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激励公众和中小企业持续参与,让低碳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才是难点。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都先后推出碳普惠的小程序,将减排量换作积分,并予以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让参与者体会到减排的价值。但这一模式存在隐患:激励大多由政府财政资金买单,一旦补贴结束,减碳实践还能持续吗?
其实,在“武碳江湖”之前,武汉也做过不少碳普惠的项目——碳宝包、2019年军运会和2020年冬奥会。但这些最终都成了“阶段性产品”,一旦赛事或活动结束,财政资金撤出,产品下架,各种低碳行为也随着偃旗息鼓。
“我们希望能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4月,《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创建个人碳账户,探索与其他碳普惠平台互联互通的激励机制,实现规则共建、项目互认、信息共享。同时,武汉市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并被寄予厚望——以公司的形式长期持续地运营碳普惠平台,用社会化的方式推进各方合作,将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以前在很多人眼里,低碳有些反人性的意味,不能‘奢靡’,不能享受,”刘树被任命为碳普惠公司董事长后,和同事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低碳“酷”起来。
当抢不到武汉马拉松的参赛资格时,公众可以在“武碳江湖”用减排量兑换13公里体验跑的专属名额。
当婚礼都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时,新人可以在“武碳江湖”申请举办一场“碳中和婚礼”。不收份子钱,只收亲友们的低碳减排量;婚礼现场取消能耗较大的LED屏,使用可回收的绢花和糖盒,一些无法被抵消的排放,则在碳排放权市场上购买配额来抵消,实现碳中和,在领取了结婚证的同时,还收获一份碳中和证书。
“很多人看到媒体报道,立刻发微信问我,‘是不是你们公司做的?这个事还挺有意思。’”这些反馈让刘树和同事们深感欣慰,“后来一些街道主动找到我们,提出他们也想办碳中和婚礼。”
而另一方面,碳普惠公司也在尝试联动合作方、湖北碳交易市场,让低碳实践的数据在各个平台之间流通起来,转化为实时可感的价值。
市民李玉骑完美团单车,刚上锁的那一刻,减排量就已经同步体现在她的个人碳账户里。为此,碳普惠公司与美团单车磨合了很久。美团武汉对接人郑欣欣回忆,骑行数据此前都是按天为单位推送,实时推送需要单独研发并迭代产品。但刘树很坚持,因为这意味着,用户能第一时间体验到低碳行为的激励。
而更让市民和中小企业感受到“收获感”的是,碳普惠的减排量可以通过交易来变现。这有望让武汉形成一个可持续、常态化的低碳闭环。
《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碳普惠减排量与湖北碳交易市场衔接。2023年11月,《湖北省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函〔2023〕201号)发布,提出“鼓励开展碳普惠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活动。武汉市辖区内的纳入企业可以使用在武汉市碳普惠体系下由市生态环境局签发的碳普惠减排量抵销本企业2022年度实际碳排放量”。
2023年11月30日,武汉公布的首批三个碳普惠方法学对此做出回应。企业可以使用经生态环境局公布的企业和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消自己的实际排放量,1吨碳普惠减排量相当于1吨碳配额。
不到一个月,第一笔碳普惠交易已经产生。2023年12月25日,湖北碳市场控排企业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两家企业的碳普惠减排量7609吨,用于抵销其部分碳排放量。
刘树表示,“武碳江湖”上个人减排量的算法也正在开发当中。一旦开发结束并完成公示,骑共享单车、自备购物袋等场景中的个人减排量也能流入碳交易市场,由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出资购买,最终变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碳资产。
3
孤岛连成大陆
碳BASE技术负责人杨江波至今记得,最初调研时,一个专门做碳核查的机构聊起,他们到一家企业做核查,拿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离散的数据——手写的账本,散落的Excel表格。
这近乎是一种隐喻:碳核查是一座座信息的孤岛,也是一座座实践的孤岛。
但碳中和、碳减排从来无法仅靠一人之力、一企之力、一城之力甚至一国之力,关键在于建立广泛的行动者联盟。
“我们希望碳BASE能够成为一个服务于全社会的开放性的平台,”碳中和实验室主任舒展表示,“各方都能够参与共创,基于可信的碳计算的理念和定性、定量的标准,把碳BASE打磨成一套比较好的工具和能力,真正成为一种BASE,在各个城市、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用起来。”
依托这一数字化基础平台创造的广泛连结,不断迭代的“武碳江湖”越来越精彩——有越来越多有趣丰富的场景,也有越来越多崇尚低碳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侠客”。目前,用户只需先登录小程序一键授权获取碳减排数据,在购物、骑行、打车的种种场景中,自然就能形成一个低碳减排的核算、登记和消纳的闭环。更令刘树憧憬的是,当低碳成为人们主动的选择,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将反向激励更多企业、更多主体参与到低碳中来。
舒展和腾讯碳中和团队同样对碳BASE与武汉的这场联合实验充满期待。如果这个模式能在拥有1200万居民、作为全国碳交易中枢的武汉跑通,就意味着,它为别的城市、为碳行业、为国家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数字化低碳转型的一个样本、一种思路、一些可能。
事实上,孤岛正在连成大陆。
今年全国低碳日活动期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由碳BASE提供技术支持的武汉模式与经验,正迅速复制到湖北省其他地市。202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黄石市推出的“碳绘黄石”碳普惠小程序正是基于碳BASE平台打造的。
这场肇始于武汉的实验,借助碳BASE,正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伴随着“武汉模式”升级至“湖北模式”,它预示着,我们可以期待,在不远的未来,将不仅是武汉“无碳”、湖北“无碳”,更是天下“无碳”。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