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市场方式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湖北碳市场流动性显著上升,成交量与成交额双双位居全国前列。
上周,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在碳排放市场挂拍自己盈余的2万吨碳配额,这是今年他们的第一次挂拍,而在去年,这家公司靠出让碳排放权,获利了400多万元。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之前的要出一年将近1000万履约,现在还能赢利400万-500万,这就相当于一年的收益,其实就有1000多万了。”
从买碳排放权,到卖碳排放权,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投入了10亿元进行技术改进,为此,企业也算了一笔账。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我们做这些节能降碳改造之后,产品的成本它是降低的,我们生产几年之后就能够全部挣回来。”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碳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正在激励更多企业主动开展节能降耗。目前,湖北碳市场已覆盖水泥、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343家控排单位。截至3月15日,湖北碳市场2024年累计成交量达到236.92万吨,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双双位居全国前列。
就在这个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不仅将工业企业纳入门槛由原来的年排放2.6万吨降低为1.3万吨,同时还将非工业行业纳入市场。通过“降门槛、扩行业”,湖北碳市场今年有望新增超过100家企业。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交易部负责人刘洋:“比如说交通、比如说建筑,这些行业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推动自身开展节能减碳,有效提升市场的活力。”
同时,湖北还通过政策引导,让中小企业的自愿减排量也可以通过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交易,产生收益。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有很多小而散的碳排放,是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占整个社会排放的53%。把这些减排量和我们的湖北碳市场进行打通,来激励这些主体,不断践行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行为。”